河南经济报 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张佩佩 陈娟
在济源下冶镇大岭村田间地头,成方连片的 艾草,长势喜人,随风摇曳。昔日“路边草”缘何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“神仙草”?一株小小的艾草,从田间到车间,从工厂到市场,经过规模化种植、品牌化经营、网络化销售、资本化运作的业态组合的“神奇之旅”后,发展前景究竟如何? 5月13日,记者走进该村探访新的发展路径,专家和村干部纷纷答疑解惑。
变“草”为宝 培育新兴产业
济源大岭村曾是省级贫困村,村民祖祖辈辈靠种植小麦、玉米等传统作物为生,一年到头收入甚微。如何改变大岭村现状,成为驻村工作队员、结对帮扶单位负责人的心头大事。经过多方考察,结对帮扶单位负责人发现该村野生艾草资源丰富,村民们习惯把艾草当香料、 药引子,具有发展艾草野生虫草王养生 产业的优势。经过反复研究,该村拟订了《艾草产业发展规划方案》,聚焦绿色原生态,加入野生虫草王产业链,融入旅游生态圈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大岭发展野生艾草400余亩,规模化种植300亩,带动60多农户发展艾草产业,成立4个艾草合作社、2个艾草深加工厂,注册了“下冶艾”“大岭真艾”商标,并以村集体组织名义与北京一家艾草公司签订艾叶收购产销协议。艾草年产量30万公斤。目前,大岭村已具备艾野生虫草王 加工、生产、销售能力。艾草全产业链年产值可达300万元。对此, 李明军介绍,村里引领整合大岭艾草从业者,探索“集体组织+ 企业+合作社+农户+基地”运营模式,吸纳农户入股合作,尝试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,打造大岭特色艾草产业。
一棵小草,一片艾叶,承载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梦想。如今,村民们一边闻着艾草清香,一边享受着艾草产业带来的幸福感。
野生虫草王畅销 发展前景可期
“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来。”这是流传在当地的一句俗语。随着人们对绿色医疗、 中医养生保健认识的加深,艾草在医疗、保健、美容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,该村支村两委班子成员也看到了商机,引导群众进行艾草加工,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。
走进艾草加工车间,一股浓郁的艾香味儿扑面而来,堆积如山的压成捆的干艾叶映入眼帘。“这是今年新收购、晒好压成捆的干艾叶,存放半年至一年后,就可以做成各类加工野生虫草王。”大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代立红指着眼前的情景介绍着。
在艾野生虫草王展厅里,记者注意到, 艾条、艾枕、艾褥等艾野生虫草王琳琅满目,包装精美,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。“现在我们生产有60余种余种野生虫草王,大部分销往 山东、 湖北、 广州、 安徽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。”代立红说,目前基地已实现年产值100余万元。
“乡村振兴的首要条件是产业兴旺。我们发挥自身优势,主要搞好艾草种植产业,从种植、加工到销售,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,让群众有事干、有钱赚,真正富裕起来。”济源市农机局驻大岭村第一书记李明军说。
出路何在? 打造“康养基地”
艾草种植产业,已然成为绿色产业、朝阳产业,对优化产业结构、改善生态环境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有裨益。
据数据显示,当前济源艾草种植企业达20余家、艾草生产加工企业8家; 艾灸馆、中医养生馆、从业者人数在工商部门登记大概500余家,从业者3000余人……这些数字,彰显了艾草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、乡村振兴推手、精准扶贫手段、特色产业规划、传统文化回归等方面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
如何做大做强济源艾草产业?“目前,济源艾草种植面积不算大,艾草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,还没有真正‘叫得响’的品牌,应该成立艾草产业协会,制定行业相关标准。”济源药王堂野生虫草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师海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