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人说,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,吃了便可以成仙,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,牵连不断地拔起来,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,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……”许多在城市长大的孩子,对何首乌的鲜活认识*初都来自于鲁迅先生的这篇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的文章。其实,何首乌在岛城民间一直被称作“崂山三宝”之一。在崂山,像何首乌这样的野生虫草王有1000余种,其多样性研究价值被国内众多植物专家持续关注。
体验
“*后的”采药人进山寻宝
身着旧衣、脚蹬布鞋、手拎草篮、肩抗镐头……58岁的崂山北宅街道河东村村民孙丰臣,进山采药一身轻装。孙丰臣算是出生在“采药世家”,17岁起便跟着父亲进山了。昨天清晨,记者跟随孙丰臣一起从外七水进山,体验了一把采药人的辛苦。
这里的山是没有被开发过的,大小、高低的石头散落在羊肠小路上,走起来十分吃力。走在仅能容下双脚的崎岖山路上,孙丰臣如履平地,毫不气喘,甚至可以徒手爬上3米多高陡峭的巨石。
没几分钟,孙丰臣就在草丛里找到一棵前胡(治疗风热咳嗽的草药),三下五除二几下便刨了出来。刨出来的前胡长得和桔梗有几分相似,但个头要小,闻起来味道略微发苦。
“要想采到好草药,必须凌晨四五点就进山,步行两三个小时,翻越几个山头,到深山里去。”孙丰臣一边用手里的镐头拨弄着草丛,一边向记者讲述他经历过的采药故事,“咱们现在走的路都不是正经登山路,而是村里的采药人一步步踏出来的。现在进山采药的少了,有些小路都看不出来了。”让孙丰臣遗憾的是,他的儿子已经认不出这些山里的宝贝:“我们这代人恐怕是*后一代进山采过药的了,儿孙们别说进山,连一种草药都认不得了。”
记忆
年轻时*采七八十斤桔梗
“年轻的时候进山,*能采回七八十斤鲜桔梗,晒干能卖四五元钱。”孙丰臣说,三十多年前,在村里干活记工分*也就赚四五毛钱,采药带来的丰厚收入成了村民进山的*动力。
“那时候,山上的桔梗遍地都是,就眼前这个小山头,村里人一起干,3天都挖不完。”孙丰臣的妻子回忆说,村民把挖回的草药晒干后,直接卖给药材公司,“药材公司在村口租了个小房子专门建了收购点,每周收*。攒满一屋后,就用卡车把草药一起运走。”在孙丰臣的记忆中,那时除了冬天,村里男女老少没事都会上山采药,带上干粮,一去就是一整天。
“这二十多年就再没人来收药了。”孙丰臣说,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收购点也撤了,村民们都改行了。除了外出打工的,很多村民在山里开起了农家宴。
现状
山里药材越来越少
记者从岛城一家医药公司了解到,根据国家现行规定,医药批发企业只能从正规医药公司购进带批号和包装、有检验报告的合格野生虫草王,中药也包含在内。因此,现在他们没有权限到农村直接收购中药。同时,由于野生中药产量有限,外地有收购资质的医药企业,一般也不会到青岛来收购野生中药材,导致不少中药材失去了用武之地。
“其实,没人收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山上东西也越来越少。”孙丰臣说,因为不懂得保护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采药到了高峰期。附近三个自然村的村民全都上山了,孩子们放暑假时也都跟着在山上挖,再好的地也经不住这样折腾,从那时起草药数量逐年递减。
“比如桔梗,从原先*挖三筐到后来只有一筐,再到现在小半筐,收获越来越少,大家都没了积极性。”孙丰臣说,现在上山采药,要么是给自己的农家宴添道野菜,要么是受人之托找稀少的物种。*近,他就在为亲戚寻找一味名为紫草的草药,治疗脚类皮肤病。谁知道他进山多趟,又托人帮忙寻找了半个多月,还是没有收获。